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

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法律谘询网站,香美好律师,法律问题

我的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要约 > 怎么理解要约生效

怎么理解要约生效

来源: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整理 2023-06-11 4923 人看过
报告编号:NO.20230611*****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 的问题...... ,【解决方案】***** 【具体操作】*****

查看完整报告
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那么,怎么理解要约生效?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怎么理解要约生效

1、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2、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不是指要约一定实际到达受要约人(或者其代理人)手中,要约只要送达受要约人通常的地址、住所或者能够控制的地方(如信箱)即为到达。

3、承诺也采用到达生效。

二、要约在什么时候生效

在要约的生效时间上,我国采用到达主义,即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应注意的是:

(一)到达是指要约送达受要约人控制的地方,如信件投入私人信箱,到达单位的传达室等,并要求受要约人拆开信件并了解内容。

(二)采用数据电文方式发出的要约,收件人指定特定接受数据电文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要约的存续期间是指要约在多长时间内持续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来说,要约中规定了要约的有效期间的,则在该期间内有效;如果要约中没有规定有效期间的,则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口头要约对方没有即时作出承诺的,要约便失效;书面要约的有效期间为合理期间。

三、哪些情况下要约不生效

合同要约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希望对方能完全接受此条件的意思表示,不是法律行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为要约人,受领要约的一方称为受要约人。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规定,要约原则上可以撤销,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不可撤销:

(一)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或以其他形式表明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如要约人在要约中表示“本决不撤销”。

(二)要约人确认了承诺期限的。

(三)要约中虽然没有规定承诺期,但受要约人有理由相信要约不可撤销,并且为改造珍重了准备工作的。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实际中大部分要约是不可撤销的要约。

以上就是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要约生效”的相关知识的讲解,大家可以仔细阅读本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出明智的决定与处理,小编的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什么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可以联系我们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平台的专业律师,为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投诉通道】

看完还有疑惑?27万注册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立即咨询
3870位用户正在咨询
推荐律师:新界律师在线为您解答
延伸阅读:
要约收购义务
要约收购的程序
什么是要约什么是要约邀请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六条
  • 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的凭证的规定是什么

    2023-10-31139 人看过

    关于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凭证的规定是什么的问题,大家和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整理的相关内容吧。如果你正面临法律纠纷,情况复杂,想找专业律师协助处理的,请点击下方咨询按钮。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凭证的规定是什么?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凭证的规定是投保申请是需要提交相关的材料给保险人。投保人提出复效申请时必须向保险人:(1)提交复效申请书;(2)提供可保证明;(3)付清欠...

  • 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凭证的规定是什么

    2023-10-29110 人看过

    关于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凭证的规定是什么的问题,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整理以下内容,需要的拿去!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凭证的规定是什么?投保人向保险人申请要约凭证的规定是投保申请是需要提交相关的材料给保险人。投保人提出复效申请时必须向保险人:(1)提交复效申请书;(2)提供可保证明;(3)付清欠交保险费用及利息;(4)付清保单借款。如果第二期以后的保险费未按期交纳,保险公司对投...

  • 悉知合同要求:是否一式两份?

    2023-10-09154 人看过

    合同是否必须一式两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关于悉知合同要求:是否一式两份?大家和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一起来看看整理的相关内容吧。如果你正面临法律纠纷,情况复杂,想找专业律师协助处理的,请点击下方咨询按钮。悉知合同要求:是否一式两份?合同是否必须一式两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根据实际需要和双方的交易习惯来确定合同的份数。如果采用的书面形式的合同,可以一式两份;如果采用口头形式...

  • 如何才可以撤回要约

    2023-09-26184 人看过

    具体情况是,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对话方式作出的,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为受要约人所知道;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关于如何才可以撤回要约的问题,下面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民法典中承揽合同要约定质量保证金吗

    2023-09-26193 人看过

    民法典中没有规定承揽合同要约定质量保证金,所以要不要约定质量保证金取决于承揽人和定作人,如果承揽人和定作人要求约定质量保证金,那么就要在承揽合同中约定质量保证金条款。

  • 不可撤销的要约有:以确定承诺期限等形式明确表示要约不可撤销的;受要约人已经开始为履行合同做准备,且其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不可撤销的其他要约。关于不可撤销的要约有什么的问题,下面由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要约不可撤销的情况为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的形式明示要约不得撤销的,或者是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且已经为履行合同做了准备工作。关于在什么情况下要约不可撤销的问题,下面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要约人应是具有缔约能力的特定人;要约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并表示要约人受其约束;要约必须发给要约人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受要约人;要约的内容须具体、确定;关于要约成立有哪些条件的问题,下面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受要约人不作承诺合同不成立。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如果受要约人不做承诺说明其不认同合同。并且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如果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关于受要约人不作承诺合同能不能成立的问题,下面由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关于要约不可撤销情形都有哪些的问题,下面由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 一般来说,住房合同只要满足要约成立的条件就属于要约,是邀约认购,这个时候只完成了合同订立的第一步,等对方发出承诺以后,双方针对要约认购的内容达成一致,合同成立。

  • 合同一般不需要约定生效时间,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合同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生效附期限,即附有将来确定到来的期限作为合同的条款并在该期限到来时合同的效力发生或者终止。关于合同需要不需要约定生效时间的问题,下面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违法吗

法律顾问律师27分钟前回复:

关于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违法吗的问题,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律师解答 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违法。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的规定属于排除或限制消费者的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的相关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该规定是无效的,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温馨提示】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土地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怎样的

法律顾问律师36分钟前回复:

关于土地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怎样的的问题,香美好律师事务谘询网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土地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有效期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义务人获得抗辩权,但是应当自行提出主张,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温馨提示】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分享到
微博
QQ空间
微信
举报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